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、凝聚力和戰斗力,追尋革命足跡,傳承紅色基因,進一步激勵學院黨員干部守初心、擔使命。6月30日,我院組織開展了紅色踐學活動,院長謝添、黨委書記徐戰偉在羅山縣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長征的出發地現場教學,為70余名黨員干部講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。
謝院長強調,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、從弱到強的成長發展史,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、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的理論探索史,是一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奮斗飛躍史,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、始終與人民心連心、同呼吸、共命運的為民造福史。
他指出:今天在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緬懷革命先烈,尋訪英雄足跡,就是要學習他們堅守信念、顧全大局的政治覺悟,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各項戰略部署,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;就是要學習他們在危難關頭,勇當前鋒,敢于擔當的奮斗精神,化作在工作生活中攻堅克難、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。沒有辦不成的事,只有不想辦的事。
謝院長要求:通過黨史學習教育,要做到“學史明理、學史增信、學史崇德、學史力行”,更要將黨史結合實際工作,內涵發展、穩健發展,進一步學黨史、悟思想、辦實事、開新局。
徐戰偉書記講到,在黨的百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,我們在羅山縣何家沖,在紅二十五軍長征的出發地,開展此次極具意義的學習活動,追尋革命足跡,繼承革命傳統,傳承紅色基因,牢記光榮使命,這既是對建黨100周年的隆重紀念,也是對大家的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。
他指出:紅二十五軍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,從羅山何家沖出發開始長征,歷時10個月,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的任務,行程近萬里,并率先到達陜北,成功地創建了鄂豫陜根據地,成為主力紅軍北上的先導。經過長征,紅二十五軍保存了有生力量,有力牽制了川、陜、甘邊界的敵人,減輕了敵人對中央紅軍的壓力,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、二、四方面軍勝利結束長征、會師陜北做出了重大貢獻,在紅軍長征史上寫下了獨具特色的光輝一頁,保證了革命事業的勝利進行。
徐書記強調:學院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黨史,不忘初心,始終保持奮斗精神和革命精神,勇于挑戰各種艱難險阻,立足崗位,勇于擔當,持續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快速發展,以優異的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。